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因素越來越多了,如果家長不能盡快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甚至會直接拒絕去上學。
孩子上學不愿意去怎么辦
1、了解孩子為什么不去學校。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不能靠自己的猜測就下定論,孩子一般都心思單純,如果家長能把孩子當成朋友去交談、出謀劃策,相信孩子會很愿意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難,所以家長最好幫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2、引導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和理想的生活方式。讓孩子有奮斗的目標,比如,你未來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那么這樣的生活是需要怎樣的知識儲備,有這樣的知識儲備你需要付出怎樣的勞動和學習,要有這樣的觀念,而不是單純的,要學習才能考大學,要考大學才能有好工作,要好工作才能有錢,這樣的觀念是落后而不科學的。
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一些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這往往是引起學習厭倦的主要原因。因此,家長可以通過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去體驗藝術、音樂、運動等多種愛好,讓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深度參與,不僅能夠豐富孩子的生活,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孩子能夠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也會對學習產生激勵。
4、及時排查欺負事件。當孩子不愿意上學時,還需要考慮是否存在欺負事件。在校園中,欺負事件屢見不鮮,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學,是因為他們曾經受到過欺負。
因此,家長應該及時排查事件,與老師溝通,讓孩子了解到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在學校里嚴格禁止欺負,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問題,并且保證他們在學校內安全。
5、積極引導孩子。在孩子不愿意上學時,家長和老師都需要積極引導孩子,幫助他們面對學校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且在思維和行為上,對他們進行良好的引導。
家長和老師都應該以耐心、寬容的心態,引導孩子,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在孩子做錯事情時,家長和老師不宜使用過分嚴厲或責備的話語,應該用正面的方式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在學習中不斷進步。
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基礎差,跟不上課,常遭老師和同學的白眼,于是,不想上學。
2、孩子由于受到同學的欺負,心理已造成很大的陰影和傷害,而不想上學了。
3、孩子可能因幾次考試差,學習成績退步了,家長就責罵孩子不努力,孩子漸漸變得麻木,在游戲中尋找快樂,不想上學。
4、孩子感覺到讀書沒用,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看不到前進的方向而不想上學。
當孩子討厭上學時,家長應先檢討一下自身是否有以下行為
1、一味地實行高壓政策。整天給孩子灌輸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覺得學習是個負擔,不愿繼續學。
2、期望值過高。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雙休日不休息,陪孩子彈琴、畫畫、練舞蹈,使孩子的心理、身體上的壓力大大增加。
3、有些家長太過溺愛小孩。喜歡陪讀,造成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由此難以獨立地解決遇到的問題,讓他們體驗不到獨立解決問題后的成功的快樂,也喪失這方面的能力。
4、對孩子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向有偏頗。有些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掃大街刷盤子”這樣的話,導致學習的功利性過于強烈。這樣,孩子體驗不到獲取知識本身的快樂,也太過注重他人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