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的必需品,它雖然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娛樂和快捷,但同時也給父母帶來一些煩惱,比如孩子天天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導致成績越來越差。
小學生天天玩手機該怎么辦
1、對孩子玩手機要理解和尊重?,F在手機就人們的一件器官一樣不能缺少,沒有不愛玩手機的孩子,孩子在學習之余也需要放松,而孩子放松的方式又很單一,玩手機成為他們放松的重要方式。
當孩子在玩手機時,不能簡單地批評,而要理解孩子,他只是感覺到無聊才這么做,我們要了解孩子在玩什么,為什么玩那些東西,父母可對他們玩的東西表現出興趣,讓孩子講一講他們玩的內容的好處與壞處,孩子被理解了,父母說話才會聽。
2、多陪伴孩子。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之所以會沉迷手機,是因為太過孤獨、寂寞。獨生子女缺乏玩伴,平常家長又忽視對他的關愛和陪伴,他才選擇用手機來打發時間。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家長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玩親子游戲、多聊天溝通,明白孩子的需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3、制定規則。既然家長不能完全制止孩子玩手機,那么就要制定玩手機的規則。比如說,跟孩子商量確定孩子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只有規定了時間,孩子才會適可而止,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規定孩子玩游戲的時間。
除了時間,還要規定孩子看手機的姿勢,不能躺著玩手機,不能在暗的光線下看手機等等。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在手機上下載對孩子有益的軟件,比如知識問答軟件或益智游戲軟件,分散孩子的精力等等。
4、培養孩子的興趣,讓興趣替代手機。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孩子從小的興趣是什么,發現孩子的興趣后要逐漸培養他的興趣,讓興趣來替代孩子玩手機。如果孩子沒有特別的興趣,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一種或兩種興趣。
制定玩手機規則包括哪些內容
1、玩手機的時間。中小學生不能把智能手機帶到學校;在家時,要在完成各門功課作業時才能玩手機,連續玩手機不得超過半小時;晚上10點必須把手機上交父母等等。
2、玩手機的內容。與孩子一起選擇可玩的內容,不玩低俗、粗暴的游戲;不進不適合孩子的網站;只能下載益智的、與學習相關的軟件;除同學群外,不可加入其他群聊,不在群里傳播不健康的東西。
3、明確賞罰規則。規定好賞罰的細則,沒有賞罰的規則難以長期遵守。孩子一星期能按規定使用手機,就獎勵到外面吃一次喜歡的美食或玩一會;如果違反規則,要禁用手機兩天。賞罰必須要如約兌現,孩子才會尊重規則。
孩子多少歲可以使用手機
13歲前最好不要。6~7歲是孩子腦發育的快速發展時期,腦發育結構和功能基本成熟完善在8歲左右。8~10歲是生長穩定期,10~13歲時大腦發展仍需要后續的補充和完善。在孩子大腦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穩定時,如果長時間使用手機,可能會影響大腦發育。
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是簡單重復,需要孩子們安安靜靜不斷重復地去學習,學習過程比較枯燥。而手機帶來的是多彩的圖片,種類繁多的游戲,有了這種豐富體驗后再回到簡單乏味的環境中,孩子總會不適應,這就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13歲之前的學齡兒童應盡量少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