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是孩子厭學的高發期,尤其是初一階段,孩子才剛剛步入青春期,面對強大的學習壓力時,就會產生逃避心理,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疏導,孩子就會越來越厭惡學校,甚至直接抗拒上學。
孩子初一不想上學怎么辦
1、控制好心情。家長知道孩子厭學之后先不要著急打罵孩子,用言語去跟孩子進行溝通,找出孩子的厭學原因,對癥下藥才是真正能處理問題的方法。
言語上的溝通是比行為上的溝通作用要更好的,學會與孩子談談心,試著去了解他們心情,然后再進行引導,千萬別不清楚緣由就去打罵孩子,那只會適得其反。
2、加強溝通。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家族可添加與孩子溝通的時間,或許尋求孩子朋友及教師的協助,輔助排解孩子的不良心情,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改變孩子對上學的態度。
3、提供積極的激勵和獎勵。對于厭學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應該提供積極的激勵和獎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例如,家長可以定期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并根據孩子的表現給予獎勵,如小禮物、外出旅游等,以鼓勵他們不斷進步。同時,家長和老師也應該充分認識到孩子的努力和進步,及時鼓勵和贊揚他們的成績。
4、建立積極的學習環境。建立積極的學習環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家長和老師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舒適和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孩子能夠集中精力學習和思考。同時,還應該多組織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如運動會、科技比賽等,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5、家長給予初一孩子充分的愛。初一的孩子正是關注和愛強烈需要的時期,家長的忽略嚴重挫傷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所以,給予孩子愛和關注是處理初一學生厭學的關鍵。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雙休日可以陪孩子彈琴、畫畫、練舞蹈,使初一孩子的心理、身體上的壓力大大減少。
初一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么
1、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孩子的家庭學習環境問題,爸爸媽媽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教育各執一詞,或許家庭人際關系冷酷,這些都會讓孩子無心學習。
還有的家長懼怕孩子會落后于他人,便總拿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經常告訴孩子學習便是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孩子考好了就特別開心,考差了就發大火,這些做法也會導致孩子呈現厭學心情。
2、缺乏動力。自以為上大學無望,混張初中畢業證或高中畢業證就行了。這樣的學生在學習上明顯缺乏動力,滿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因此,無論學什么都無精打采,難以激發興趣。
3、學習上缺乏成就感。但凡厭學的初中生,學習成績都不理想,每次學習結果所得到的反饋都是消極的。長期得不到嘉獎或同學、老師、家長的肯定與贊賞,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預防孩子厭學的方法
發揮家長的榜樣作用。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父母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學習,中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父母可以陪伴他們共同學習一段時間,了解他們的作業,并幫助他們及時改正錯誤。
從孩子的特殊技能出發,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有優點,父母可以通過孩子的優勢、特長和成功來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毅力,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閑暇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