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遲到能反應出孩子做事拖拉的問題,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建立規則感,并改變孩子的時間和效率觀念,告訴孩子這種情況是不好的,必須克服,否則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有不良影響。
孩子上學天天遲到怎么辦
1、制定針對孩子遲到的計劃。不重視孩子遲到的問題可能,會影響他的學業和未來成就,爸媽需要幫助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2、告訴孩子你的期望:“你已經大了,可以開始按時起床了。爸媽希望你設置一個鬧鐘,能自己準時起床、準時到學校。
3、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和孩子溝通,了解遲到的根本原因,幫助孩子共同想出解決方案(例如限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列時間計劃表、提前收拾好書包等)。
4、使用輔助工具。如果孩子用手機設置鬧鈴常無法按時起床,可以買個鬧鐘,并放在房間的另一側,這樣孩子就必須起床才能關閉鬧鐘。
5、鼓勵孩子計劃合理的睡眠時間,以保證有充足的睡眠,爸媽最好和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6、讓孩子承擔遲到的后果,例如剝奪特權:遲到的當天不能看電視或玩游戲等;當孩子遲到時,學校或許會有相應懲罰,爸媽也無需干涉,讓孩子自行承擔后果。
孩子對于上學遲到總是無所謂怎么辦
孩子對于上學遲到總是無所謂,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孩子的規則意識缺失,對學校的紀律沒有概念,處于無視紀律的狀態,這是對社會秩序學校秩序的侵犯。
第二個、是羞恥感缺失,對遲到是一種錯誤沒有感覺,沒有對自己錯誤行為的感知能力和羞恥的感覺。
這兩個問題的本質是孩子社會化過程遲滯,孩子社會化的發展水平不高,會給孩子社會生活帶來無窮多的麻煩。
對這樣的現象,我們分年齡做不同的處理。
1、小學四年級以前的孩子,也就是我們稱為低齡的孩子,那么我們要關心孩子遲到以后被老師批評、懲罰以后的感受,給以共情。
媽媽可以和對孩子說,媽媽也知道你被批評,難為情,不好受,媽媽能理解。然后從孩子的利益出發,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問孩子,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才能不被批評,可以避免懲罰,你準備怎么辦,怎么做才能不遲到,協助孩子想辦法做到不遲到。
孩子做到了就有希望,遲到可以解決,其他的難題同樣也可以解決。
這是對四年級以下的低齡的孩子是這樣做。
2、 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只提出問題,讓孩子自己選擇和決定。
比如:你可以對孩子講,你可以選擇繼續遲到,繼續接受懲罰;你也可以選擇不再遲到,不接受懲罰。兩種選擇兩種結果,你可以自己作出選擇。
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這里有個尊嚴問題,如果人的尊嚴都不要了,那么生活就沒有意義了。你可以考慮你自己做什么樣的選擇,做什么樣的決定,這件事情由你自己去解決。
如果解決這個事情的過程當中,你覺得感到困難,比如說你想不遲到,但是你一時做不到,對自己的約束能力有限,希望爸爸媽媽協助這事,你可以提出來,我們可以協助。
這兩個處理的方式的不同點就是四年級以下,也就是十歲以下左右的孩子,他那個時候還是在媽媽爸爸的指導之下,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所以你可以給他出主意,可以提希望,甚至提要求都可以。
但是十歲以上的孩子,青春期已經開始了,他的獨立性強,所以他自己決定的事,他才能想去做,才有積極性。如果你要求,甚至是強求是沒有用的,這就是我們的經驗。我們提供這兩種方式,兩種思路給大家,大家可以嘗試。
如果你在這個嘗試過程中還有困難,你可以根據這個思路去自己創意,自己創造一種新的方式,有效的方式,這都是可以的。
孩子經常遲到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會造成沒有時間觀念,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2、不尊重老師,對學校紀律的無視;
3、會影響自身的聽課狀況,影響同學的精神集中,老師會停下講課,影響課堂的進度,會加壞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
4、是沒有責任感,做事不可靠不能從一而終的體現;
5、浪費了學習時間,錯過了老師傳授的精華知識,對成績有很大影響,最后可能會導致在畢業求職時學術不專,最后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