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加,以及父母老師的期望越來越高,很多孩子都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心理,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孩子,才剛剛步入青春期,情緒方面很容易受到影響,從而出現嚴重的厭學行為。
初中生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
1、了解原因。初中生叛逆厭學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家庭環境不穩定、學習壓力過大、戀愛等等。家長和老師們需要了解背后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2、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機。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要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3、加強溝通。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家屬可增加與孩子交流的時間,或者尋求孩子朋友及老師的幫助,輔助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緒,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轉變孩子對上學的態度。
4、發掘孩子的閃光點。家長要用欣賞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孩子。比如膽子大,不嬌氣,在同學中人緣一定也不錯,很聰明,能歌善舞等等,這些都是孩子難得的優點。
如果父母能從這些方面賞識孩子,而不是打擊和排斥的話,孩子的自信就會提高,能感受到父母的接受和認可,親子關系也一定會大有改善。
5、培養孩子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在優點和興趣愛好,家長應該積極發掘和培養孩子的興趣。當他們對一些特定的事情感興趣時,他們通常會更加積極地去學習和探索。同時,孩子在興趣愛好中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更容易產生學習的動力。
6、家長為孩子樹立榜樣。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專心去做一件事,那么家長也應該在一旁認真的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因為孩子在這個時期,有著很強的學習和模仿能力。作為家長,要以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孩子叛逆期的表現有哪些
1、獨立意識的增強。從心理學上來說,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源于自我獨立意識的發展。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發育漸趨成熟,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
他們渴望獨立,喜歡標新立異,期待理解和尊重。為了表明自己這種“獨立性的需要”,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故意違逆成人的意志和主張。
2、自尊心強。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于“獨立宣言”的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尊心強,父母稍不留神可能都會刺傷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尚未成熟,面對學習等各方面的壓力,很大可能會產生挫敗感。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么辦
家長與孩子多進行交流,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需要的,特別是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因為大人如果不注意,叛逆就會給孩子帶來許多的傷害。因此,孩子在叛逆的時候家長不要指責和打壓。
可以試著和孩子多交流,搞清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適當地尊重他們的一些決定,稍微放開自己的心同時也要試著打開孩子的心,只有在交流中發現問題,才能在實際中生活中去解決。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記住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這樣不但會教育不好孩子,還會讓你和孩子之間產生隔閡。孩子尤其是在叛逆期的時候,家長如果每天不停的說教孩子的話,孩子不但不會他你的話,還會向家長所希望的反方向走。
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教育要選對方式的去教育,選對時間,家長不要帶著不好的情緒去批評孩子,家長要冷靜,語氣溫和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