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孩子也是如此,家長們在發現孩子貪得無厭不知滿足時,一定要重視,正確的引導孩子,從而幫助孩子改變這一不良習性。
孩子貪得無厭不知滿足怎么辦
1、不寵愛過度。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不寵愛是不可能的,愿意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讓孩子過上好日子,不愿孩子受一點傷害,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照顧的孩子。
愛孩子是沒錯,但是必須要掌握好度,不要把關愛變成了溺愛,讓孩子變得任性無理。長期下去,孩子的性格就容易暴躁,比如發脾氣,摔東西,打罵家長,離家出走等。所以不能說孩子想要什么,都要一一滿足。
2、讓孩子體驗吃苦。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各種關懷下成長,幾乎不知道工作的辛苦,可能連家務活都沒做過。所以,只管自己舒心,根本不會知道父母有多辛苦。
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平常的家務活中來,或者家長帶孩子去體驗各種工作的辛苦,即便是很苦很累的工作,包括體力活,復雜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來讓孩子自己去理解其中的心酸,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知道辛苦。
3、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當我們得到了別人的幫助我們就應該說聲“謝謝”,甚至有幫助,我們不僅要心存感激,更要懂得感恩,去回報他人。孩子從小被關愛,他其實只懂得索取,還沒有回報的概念,在孩子的成長中,就要教孩子懂得分享,懂得禮讓,并對孩子做的好的行為予以表揚。
所有的孩子從生下來什么都不懂,但是成年之后,每個人的行為和性格也不同,比如有的有感恩的心,有孝心,有的人卻對自己的父母大不敬,有的人成了啃老族,有的人還走極端做錯事。
孩子為什么會貪得無厭不知滿足
1、父母過度的寵愛。現在的父母大多對孩子的請求大多是要什么給什么,時間久了孩子就形成了無休止的向父母索取的習慣。一旦孩子養成了這種習慣,父母不重視起來的話,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造成孩子對父母需求無度的情況。
2、隔代教育。現代社會父母雙方都是職工的情況越來越多,由于生活的壓力,父母不能在家照顧孩子,于是孩子多半交由家里的老人來帶。老一輩教育孩子時,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對孩子有求必應,長輩過于順從孩子,讓孩子養成了“自己所有的要求都必須被滿足”的習慣。
3、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有的家長不僅溺愛孩子,而且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毫無底線和條件,不管孩子的要求對與錯,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盡力去滿足孩子。這樣的做法容易使得孩子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對以后的成長非常不利。
孩子貪得無厭不知滿足會有哪些不良影響呢
1、影響正常的人際關系。這種"貪欲"會使得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系中只要別人忤逆了他的想法,就很有可能會與別人發生爭執。長此以往,孩子就學不會與別人的正常交流與溝通,同時別人也會因為他這樣的性格而漸漸疏遠他。
2、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壓抑。俗話說,知足常樂。懂得知足的人才能夠活得更快樂。所以從這個意義出發,當孩子不懂得知足,覓不到人生的方向,感悟不到幸福的真諦時,他就體會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快樂與充實。一個人如果連快樂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話,他的身心必然會越來越壓抑,進而找尋不到真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