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長溝通時,總是沒好氣,此時家長要學會理解和寬容,正確的引導孩子,從而幫助孩子盡快度過這一階段。
媽媽和青春期的兒子怎么溝通
1.放棄說教,與兒子做朋友。青春期的孩子對許多事情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做媽媽的要學會尊重兒子,不要凡事還是說教的口吻,要試著與兒子做朋友。只有與兒子做朋友,兒子才會向你打開自己的心扉,才能真正地了解兒子的思想動態(tài)。
2.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體的快速發(fā)育與心理的叛逆期,說話做事容易走極端,做媽媽的要理解兒子的行為,不要與兒子過多地計較。這個時期的孩子說話會很“沖”,當媽媽的要順著孩子的這股“沖”勁進行引導,而不是總是責怪兒子不懂事。
3.尊重兒子的隱私,注意與兒子之間的邊界感。孩子青春期開始有了一些小小的秘密,做媽媽的要注意邊界感,不要凡事還是一副你是從我肚子里出來的,我就什么都應該知道的樣子。沒有邊界感對于兒子的成長很不利,以后很有可能成為媽寶男。
4.學會“不較真”。父母了解一些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在面對孩子的變化時就不會特別被動,教育孩子時學會“不較真兒”,給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忍耐。
5、減少批評、訓斥。孩子在這一階段渴望得到認同,家長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也許他們的某些想法就是他未來的想法。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1.獨立意識增強。青春期孩子獨立意識增強,渴望成人的尊重和信任,希望擺脫成人的約束和羈絆,渴望有獨立自主的決定權。家長首先要為孩子的變化而高興,獨立意識的增強說明孩子已經不是跟在家長身后的小屁孩,逐漸成長為一名具有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個體。
2.情緒不穩(wěn)定。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通常既多愁善感又喜怒無常。家長常常不知道孩子發(fā)生了什么,情緒就像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了。敏感,在這一時期孩子們已經開始產生和感受到許多細膩復雜的感情。學習壓力,人際關系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變化,煩惱增多
3.孤獨感倍增。青春期兒童需要家長的理解,需要同伴和朋友的親密關系,如家長不能理解,缺乏同伴交往和友誼,他們會產生孤獨感;有時會陷入孤獨壓抑無助的困境而難以自拔
4.對異性交往的渴求。一般,中學生會進入青春期后,隨著身體第二特征的發(fā)育,對異性充滿好奇,并有好感。會有女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是為了讓心儀的男生多看自己一眼;有的男生則表現出英雄氣概,就是為了讓喜歡的女生關注自己。孩子青春期時,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家長要學會合理引導。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親子相處時需要注意這幾點
1、母子平等交流,母親不要總是嘮叨和責罵,孩子不要總是沉默寡言;
2、母子相互尊重和欣賞,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讓母子關系融洽;
3、要保持一定距離,給孩子空間和時間;
4、培養(yǎng)共同愛好,做知心朋友,引導孩子,走上正軌;
5、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