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同學關系不好不想上學,做為家長一定要正視這件事情。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不一樣,簡單單純,大人眼里不算事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對孩子造成的困擾可能強烈深重,孩子年齡小,少不更事,遇到人際關系問題不會處理,需要大人的指導和幫助,這時候家長千萬不可簡單粗暴的訓斥孩子不去學校的行為,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孩子和同學關系不好不想上學怎么辦
如果孩子和同學之間只是一些小矛盾,不妨教育孩子去原諒包容,現在的孩子都像眼珠子一樣捧大的多,比較自我,不容易遷就忍讓別人,正因如此,一個孩子如果具有寬容忍讓謙和友善的品質,才更難得更優秀。
當然,還有一些嚴重的情況,必須家長幫助孩子出頭。比如,有的孩子被懷疑偷了別人的東西,無法自證清白,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想方設法,妥善處理,不能讓孩子背黑鍋,落下一輩子的陰影。尤其現在,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家長不干預,孩子靠什么去擺平?尤其那些老實巴交的孩子,被熊孩子們各種欺壓,不敢反抗。
教育孩子,與人為善,也要教育孩子,對欺凌說不。把孩子心中的困擾解決了,孩子才能安心的上學去。
當然,平時也要多教孩子一些處事之道,孩子和同學之間多些互動,關系好了,自然不易生是非了。
孩子和同學關系不好怎么辦
1.在家庭中滲透團結的意識
家庭也是一個小集體,若父母參加類似家庭的活動,不妨帶著孩子也一起參加,不要因為孩子小而拒絕他參與大人的活動。比如,父母在外出游玩或拜訪親友時可以帶上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集體感,體會到與家人在一起的快樂。父母也可以邀請同齡的爸爸媽媽參加類似家庭聚會,通過參加家庭游戲,讓孩子體會到團結的力量。
2.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在學校有許多課外活動,即使在假期也會有夏令營之類的活動,這時候父母都要積極地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在與同齡孩子的相處中,感受團結的幸福與快樂。如果孩子在相處過程中耍了小脾氣,遠離了集體,這讓他嘗到了不團結相處的失落感。父母不要太過于擔心孩子,也不要制止他與同齡伙伴的來往,如果你一味地要求孩子待在家里,這也讓孩子失去了與他人相處的機會。
3.引導孩子與同學和睦相處
在學校每個班級都是一個集體,有時候,孩子會抱怨“某某同學不好相處”,這時候,父母要正面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他所處的環境就是一個集體,讓孩子學會與同學和睦相處,繼而團結同學,增強班級榮譽感。
4.教孩子學會欣賞他人
在班級中,有著許多優秀的同學,孩子也會感到羨慕,甚至是嫉妒,因為感覺別人的優秀暴露出自己的缺點。因此,父母既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表現自己,同時,也要教孩子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肯定他人的優點。即便孩子與同學有了意見上的分歧,父母也要引導孩子認可每個人的個性是不一樣的,自然想法也就是不一樣的,學會認可別人的意見與想法,寬容對待所在班級集體的同學。
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關心和關注,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及時引導孩子去合理地解決問題,這樣就能夠規避掉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但是往往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導致錯過了及時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最佳時間,這就導致一些孩子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無法排解,不想上學的念頭就更重了,從而出現不想說話、不想與別人溝通、不想接觸外界的一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