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名詞可能會被很多人忽視,那就是逆商,指人們在逆境的時候能夠作出怎樣的反應,也就是人們在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是否具備擺脫挫折和困難的能力。那么如何讓孩子經歷挫折呢?
如何讓孩子經歷挫折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對待孩子的錯誤,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更容易適得其反。孩子在做錯事的時候,家長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和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孩子,引導孩子如何改正錯誤,而不是數落孩子,在控制情緒給孩子做好楷模。
孩子多思考多動腦
當小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如果自己應付不了,家長可以給予幫助,但前提是不要替孩子去做,而是啟發孩子去做,讓孩子多思考多動腦,因為,很多時候孩子缺少的只是方法,只要家長多加注意,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下次遇到困難,孩子就會自己解決。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有幾個方面,比如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滿意,舉止活潑,心情愉快,適應能力強,人際關系融洽,面對困難積極應對,能獨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孩子有些方面有欠缺,家長要給予積極引導。
如何幫助小孩提高抗挫折能力
嚴厲批評無理取鬧
孩子在輸掉比賽以后,如果和家長哭鬧,甚至是發脾氣,我們家長一定不可以縱容,一旦縱容一次,就可能出現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家長應該嚴厲批評,及時制止。
教會孩子坦然面對
孩子在比賽中失敗了,不要把結果看得太重,把比賽當成一種游戲,只要得到快樂,得到提高就會很高興,有時候比賽也是靠運氣的,所以,讓孩子接受這個理念。
化敵為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同一件事情,對樂觀的人來說,就是福,對悲觀的人來說,就是禍。要教會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選擇正確的角度看待自己所受的挫折,從而化敵為友,化悲痛為力量,有時甚至能將壞事變成好事。
總之,在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要鼓勵和安慰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戰勝挫折的信心,學會正確地自我評價和客觀分析,不推諉責任,敢于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