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原則的禮讓摧毀孩子的自我界限。自我界限是指就是自己和他人在情緒上、空間上以及生理上的距離。在安全距離的前提下,辨別哪些事情是可以接受的 ,哪些事情是不可以接受的,界限是一種說“不”的能力。但是往往有許多孩子不懂得拒絕。那么,孩子不懂拒絕別人怎么辦?
孩子不懂拒絕別人怎么辦
1、父母要提升自己的拒絕能力
提升拒絕能力的基礎是要有邊界感。當別人侵犯了自己或孩子的邊界,要敢于拒絕他人。同時也給孩子樹立了榜樣,孩子這會就會明白,當自己感覺不好的時候就要表達出來,感覺拒絕。不要一味的做老好人。
2、幫助孩子練習拒絕的能力
孩子總是不會拒絕別人,始終扮演一個“老好人”的角色,改變這種做法,在日常生活中開始逐步練習拒絕的能力。不要怕拒絕,守住自己的邊界。如果不懂得拒絕,生活將永遠是這樣,會影響孩子對事情的處理。平時多練習,拒絕力就會逐步提升,孩子就可以真實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了。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會有底氣和智慧去表達他自己的需求。同時能讓別人更加尊重自己。
3、 家長不要越俎代庖
有的孩子內心是極不情愿的,但因為膽小不敢說“不”,家長往往就身先士卒地替孩子說了出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使孩子失去了實踐的機會,從而導致膽量越來越小,越來越不敢開口說“不”。 對于這類孩子,我們應該引導他自己把“不”字說出來不會拒絕別人的老好人,是贏不到別人真正尊重的,自己委曲求全贏來的所謂“和氣”,也是非常經不起考驗的。
孩子不懂拒絕別人的原因
1、沒有安全感
因為拒絕就可能面臨失去,如果孩子安全感不足,那他很難忍受分離和失去,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忽視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被動地迎合別人的觀點,別人的安排,甚至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別人的利益。
2、害怕被否認
害怕拒絕別人,是一種內心依賴他人認同和害怕他人不接納自己的焦慮。孩子希望大家都接受自己,喜歡自己。而拒絕可能引起別人的不接納,所以孩子要用“有求必應”的討好態度和行為,滿足受重視、被接納的心理需要,同時也能回避被否定的焦慮。
3、擔心拒絕別人,就沒有了好朋友。
這是很多孩子擔心的事情。只要拒絕了對方,對方就會不開心,就不愿意跟自己玩了。象上面那件事情就是這樣。小女孩不敢說,有很多原因,其中,也擔心小男孩不愿意跟她玩,她就少了一個好朋友了。有的孩子在遭到拒絕后會直接說:“小氣包,我不跟你玩了。”于是,有的孩子為了討好對方,就不再拒絕了。他們寧愿讓自己難過,也沒有勇氣把自己的東西要回來。
孩子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有時候會不好意思拒絕別人,這時就需要父母的幫助,如果孩子學會拒絕他人時,父母要支持自己的額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做自己。學會拒絕讓孩子學會更好的保護好自己,也會變得更加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