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表揚,躲避懲罰,因此說謊,當發現孩子說謊時,家長們需要了解孩子說謊的真正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發現孩子說謊怎么辦?
發現孩子說謊怎么辦
1、以包容的態度接納孩子的撒謊行為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成長,他們也有各自撒謊的理由。 也許當我們放下對孩子的苛刻,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認真地去追尋孩子撒謊背后的訴求時,才會發現孩子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
2、關注孩子撒謊行為背后的訴求
兒童說謊的類型概括為兩類:無意說謊和有意說謊。 3歲左右低齡段的孩子,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模式和溝通方式不成熟,會出現一種無意識的說謊,他們會把現實和想象混淆。針對這種無意識的謊言,我們不必過于緊張,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消失。
而五六歲以后的謊言,便是有意識的謊言了。在每一個謊言的背后,都有著孩子發自內心的訴求,為了逃避責罰、或者滿足虛榮心討好他人等!家長們需要重視起來。
3、不要企圖用大罵恐嚇解決孩子的問題
嚴厲的懲罰威脅不僅會促使孩子撒謊,還可能造成孩子進一步的撒謊行為,為避免懲罰而學會繼續掩蓋事實真相的方法。
孩子說謊的原因
1、寶寶的想象與現實混淆
寶寶還處于學齡前的時候,其實是分不清楚現實和幻想的。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促使下,他們往往會把自己幻想的或是從別的地方聽來的經過“想法加工”后和現實混淆在一起,這樣就會出現一些毫無邏輯,虛幻的“撒謊”,其實嚴格意義來講,這種行為又被稱作幻想型撒謊。
2、想得到家長的夸獎或是逃避批評
可以說沒有人不喜歡別人夸獎自己,特別是小孩子,他們想得到夸獎的欲望比大人強上很多。比如當考試成績下來時,沒有考到理想中的成績,擔心家長失望,就會騙大人說成績不錯或是成績還沒出來的理由。還有的則是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東西或做錯什么事時,怕家長批評自己,就會撒謊說不是自己弄得等等。
3、行為性撒謊
有些孩子習慣于一切玩具、食品都歸自己所有。再加上有些父母不注意教育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回家”,導致孩子有時會悄悄地把自己喜歡的、幼兒園或小朋友的玩具放入自己的口袋。
發現孩子說謊怎么辦,家長們需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告訴孩子撒謊是不對的,同時做好孩子的榜樣,相信孩子一定會改掉說謊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