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長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保持情緒穩定
看到孩子成績下滑,您可能首先會想到,一定是孩子學習不努力,悄悄玩手機,越想您越生氣。在這樣的想法和情緒的支配下,難免會指責、抱怨孩子學習不認真,可能還會說一些很難聽的話:“你一天到晚在學些什么?”“考這點兒分數,你對得起我嗎?”,而孩子聽到指責和抱怨,內心很容易產生防御,因為當家長發怒時,孩子不再關心自己的行為,而只關注您的情緒;當怒氣占上風時,也就是在教孩子如何來對付您的怒氣。
因此,要想真正解決問題,家長首先得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保持情緒穩定,切忌在氣頭上教育孩子。
古語說:靜能生慧。讓心靜下來,才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難點在于,看到孩子成績下滑,如何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呢?您可以嘗試換個角度看問題——
孩子成績下滑,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真的好擔心他就這么滑下去。但危機其實也可能是轉機,您可以告訴自己——正好可以引導孩子借成績這面“鏡子”,一起尋找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法。
2、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共商對策
調節好了自己的情緒,就更容易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談學習,幫助他理性分析成績下滑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家長不妨可以這樣開場:
“看到你這次成績下滑厲害,我感到有些擔憂,也感到疑惑,你每天都按時上網課,但成績居然下降了。爸爸媽媽很想知道怎么做可以幫到你。”
聽父母這么說,孩子感受到的是關心和支持,而非指責抱怨,他們也就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于問題解決,而不是應付家長的憤怒和指責。因此,孩子可能會說:“成績下降,我也很擔心。我也很想努力學習,讓成績提上去。”是的,每個孩子都想學好,成績下降,他們自己也感到沮喪。此時,家長可以自然而然地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和改進方法。
3、家長應本著尊重、平等的態度與孩子溝通
制定契約的目的不單是為了規范孩子的行為、幫助他成長,同時也是為了約束家長自己的行為,從另一個側面通過“身教”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