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一個共同的看法,父母不控制時,孩子的行為就會失控。只有父母管得好,孩子才會自律。孩子自律性差怎么辦?其實都是家長造成的!
過多的控制會讓孩子自律嗎?
孩子自律性差怎么辦?其實都是家長造成的
1.過多的控制會削弱孩子的自主性
我自己也知道。小時候,媽媽擔心我做不好這件事,就干脆自己一個人做。我媽媽把我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做好了。所以,我的自理能力很差。到我結婚的時候,我連電飯煲和洗衣機都不會用了。
2.過多的管理會讓孩子變得不負責任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成績不好,會時時提醒孩子。回到家,我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作業做完了嗎?”長此以往,孩子會認為學習是父母的事,好壞他不在乎。
3.過多的控制會讓孩子失去存在感
樊登老師曾經分享過妻子的童年故事。年輕的時候,家人告訴她,只要努力學習,上大學,其他的她都不用做。她的家人削蘋果皮,削橙子。她甚至不需要疊被子。漸漸地,她將自己視為一種學習工具。
只專注孩子的學習,一切為了孩子。孩子們認為他們的價值取決于他們的成績。漸漸地,孩子會越來越覺得自己在家里不重要了。
如何培養一個有紀律的孩子
1.尊重和信任孩子
一個人的自律來自于她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他就越自律。父母過多的管束,會讓孩子感到不那么尊重,從而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當孩子習慣了被打的時候,他會認為他的父母總是認為我無論如何都做不到,所以他將無法自律。
2.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允許孩子犯錯
我們經常擔心我們的孩子犯錯,并幫助他們做出所有決定。以為只要孩子不犯錯,人生就會少走彎路。然而,這種方法只會讓孩子覺得對情況的控制力下降,也不太愿意為選擇承擔責任。我們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他們最擅長了解自己。讓孩子學會選擇,會讓孩子少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孩子自律性差怎么辦?其實都是家長造成的,我們管教孩子的目標是教他們控制自己。父母過多的控制,只會把孩子推向自律的反面。我們需要冷靜下來,冷靜放手,才能給孩子自我成長的勇氣和動力,進而養成自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