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是孩子關注的一件大事,生活中很多孩子對于志愿填報不太清楚,高考志愿填報一般在高考成績出來一周左右開始進行,不同批次,高考志愿填報的時間不同,其中,本科一批早于本科二批,早于專科。
高考出分后幾天報志愿
有七天左右的時間填志愿。
高考成績出來后的一周左右填報志愿,但也有的省份時間比較晚,而且本科批與專科批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本科批的時間比較靠前,一般會差10天左右,但大多數省份是在高考結束的20天左右填報志愿。
如何填報高考志愿才能被錄取
1、目前高考填報志愿采用平行志愿,即每個填報的志愿被錄取的機會相等。填報志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批次錄取分數線,多數省份都在省線和高考分數出來后再統一填報志愿。
2、在填報志愿時,如果自己分數夠高,應該以挑選院校為主,重點大學的名氣會讓你更有優勢;如果分數夠不到重點大學,那么就以挑選專業為主,最好選一般院校里的王牌專業。
3、填報志愿時,要進行估分預算,自己選擇一些具體的學校和專業后,上官網查歷年錄取分數線,看看與省控線的分差,最好取近三年的平均值,然后看自己的成績能否報上。
4、最后就是在填報志愿時,順序應按分差從大到小填報,最好服從調劑,這樣被退檔的風險就降低很多,如果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在大一時爭取轉專業。
高考志愿的先后順序會影響錄取么?具體影響有哪些
是的,高考志愿填報順序對錄取有一定的影響。填報志愿的順序會直接影響到考生最終被錄取的專業和學校。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影響因素:
1、投檔原則:在錄取過程中,通常會根據考生填報志愿的順序、考生的分數以及招生計劃等因素進行投檔。一般來說,學校會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從考生的第一志愿開始,依次進行投檔。
如果考生的分數達到第一志愿的錄取分數線,那么就會被錄取到第一志愿的專業和學校,如果分數不夠,則會依次嘗試后續的志愿。
2、競爭情況:填報志愿的順序也會受到考生所選專業的競爭情況的影響。一些熱門專業或熱門學校可能會有更多的競爭,考生如果將這些專業或學校放在前面的志愿中,可能會增加被錄取的難度。
因此,在填報志愿時,需要綜合考慮自己的分數、對專業的興趣、學校的錄取情況等因素,合理安排志愿的順序。
3、志愿調劑:填報志愿的順序也會影響到后續的志愿調劑。如果考生在前面的志愿中被錄取,那么后續的志愿將不再參與調劑,意味著考生無法再被其他志愿錄取。
因此,如果考生希望保留后續志愿的調劑機會,可以將較為理想但分數較高的志愿放在前面,將較為保底但分數較低的志愿放在后面。
因此,填報志愿的順序對于錄取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在填報志愿時,考生應綜合考慮自身情況、專業興趣、分數情況以及學校的錄取情況等因素,合理安排志愿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