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情緒發(fā)展的脆弱時期,進入青春期后,青少年感受情緒的能力更強,在事件中可以同時體驗多種情緒。不幸的是,他們無法很好地區(qū)分它們,這使得青少年更容易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所困擾。面對青春期的孩子,許多父母不知所措。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漸漸變得急躁,情緒變化很大,那么,孩子總是有負面情緒怎么辦?
1、情緒的積累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積壓了很多負面情緒,就像一個情緒垃圾被埋在了心里,在青春期,孩子的精力被用來自己成長,沒有精力去維護“垃圾” “,這時候心情”垃圾“一旦碰上,就有可能爆發(fā)。
2、青少年的內(nèi)部沖突較多
內(nèi)部矛盾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點是主觀想象與現(xiàn)實世界的差距,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想要的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不一致時,就會產(chǎn)生沖突。
第二點是我的成人傾向和我的無能感之間的沖突。成年后想擺脫家人,但在生活中感到虛弱和無能為力。
第三點是在家庭中,既想依賴和親近父母,又想反抗他們,這種心理讓孩子的內(nèi)心很矛盾;
3、受父母情緒的影響
如果父母的情緒長期不穩(wěn)定,也會讓孩子把父母視為迫在眉睫的敵人,本能地提高警惕,對孩子過多的干涉、否定和責任,使父母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1、任何時候,情緒都需要被接納
情緒無所謂好與壞,對與錯,只要合情合理。
合理這里只指情緒,因為情緒是每個人對某些事件的反應。這樣的反應跟她自己的認知有關(guān),跟對錯,好壞沒有關(guān)系。只要孩子有心情,就說明這件事對她有一定的影響。作為父母,這對孩子有什么影響?這時候我們要考慮和解決的不是這個事件,而是孩子們的情緒。
2、通過語言,幫助孩子命名情緒,引導孩子說出情緒
另一種情況是我們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有情緒,可能是因為外面的世界和朋友發(fā)生了沖突,也可能是長期被壓抑了。這個時候,我們無法一眼就找到情緒發(fā)生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和看到孩子們的情緒。
所以這個時候當她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給情緒命名,然后通過接納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更多的理由和意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更好的引導孩子。
3、做孩子的情緒教練,用自己的言行,讓孩子懂得如何表達情緒
我們中國人一向講究含蓄,對于情感,我們都羞于表達。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們受傷時,我們會告訴自己,”我不能哭“;當我們失敗時,我們告訴自己我們不能沮喪。
所以,孩子青春期的情緒變化,家長也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只看孩子的表面否定孩子,找出內(nèi)在的原因,才能正確引導孩子。孩子總是有負面情緒怎么辦,對你的孩子和你自己要有耐心,做一個耐心的父母和負責任的父母,少嘮叨,多點溫暖,可能會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教育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