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聽話,首先不要氣,不聽話也是自己沒有教育好或者是方式方法不對,有氣的時間還是多想想怎么樣做出改變,首先要從自身找問題,試著和兒子好好溝通,看兒子為何不聽話,耐心傾聽他的訴求,這樣經常在溝通和理解中找到平衡,那么下面就由專家為大家解答兒子不聽話怎么治這個話題吧。
1、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有耐心。
2、如果你對孩子的教育最初的耐心都沒有的話,只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3、要細心教導孩子,不要對孩子采取吼或者打的方式,家長要以身作則。
1、學會跟孩子說話
孩子跟別人不同,他既是你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只不過這個“人”不成熟而已。很多父母都會站在家長的位置上去跟孩子溝通,比如平時總是習慣跟孩子說:“少吃零食!”“不許看手機!”“不許出門!”等等。父母們想一想,我們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特別討厭父母的這些“不”字呢。
其實同樣的事情,我們也可以換個方法,比如不讓孩子看電視,我們可以說:寶寶,電視需要休息了,來和媽媽一起玩玩具吧。還有收玩具,很多父母會說:趕緊把玩具收起來。如果換成:我們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呢,是不是好很多呢!還有寶寶洗澡玩水不出來,很多父母會指責孩子不聽話或者命令孩子趕緊出來,如果換成:你快點洗完,媽媽等你一起讀繪本呢?
2、理解孩子
比如孩子有一個手工沒做好哭了,很多父母會說:不就一個手工嗎,有什么哭的,不會接著做唄。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理解孩子,然后想辦法讓孩子安靜下來。孩子只有感覺自己被理解了,才會聽媽媽的。當然媽媽也可以讓孩子哭一會,這也是孩子釋放壓力的好辦法,對培養孩子的情商也有好處。
3、不要給孩子打標簽
孩子寫作業,有一個題不會,父母就說孩子太笨了。你覺得這樣說有道理嗎?父母自己小時候寫作業就什么題都會嗎?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就事論事,幫孩子解決當前的問題,給孩子講明白,這樣孩子才會尊重你,聽你的。
4、讓孩子參與生活
很多媽媽在做家務的時候,看到孩子過來,總是把孩子趕到一邊,怕孩子搗亂。等到孩子大了之后什么也不做,又怪孩子不聽話,一點責任心也沒有。
其實研究表明,從小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好的。所以如果你洗碗的時候,雖然孩子不會洗碗,但你可以讓孩子幫你拿一些碗筷。這樣孩子學會了做家務,還不會搗亂了,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5、說一不二
很多父母特別是老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一直在旁邊說:你不聽話,我就如何如何,而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那里說,而沒有采取行動,結果孩子越聽越皮,越大越不聽話。所以父母們在這一點上一定要說一不二,當孩子犯錯誤了,就必須要付出代價。比如孩子不吃東西浪費食物,你第一次可以警告,第二次就可以拿走,讓他餓半天,下次他一定就不敢了。
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責任心去教育和引導孩子,不能采用打罵體罰方式教育,使用暴力會讓小孩子叛逆心理越強,影響孩子健康的成長。作為家長我們要多一點稱贊自己的孩子,夸一下孩子身上的優點,多一點時間陪伴小孩,好啦以上內容就是專家為大家解答關于兒子不聽話怎么治的話題,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