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并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各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需要有靈活的思維。
初中物理都學什么知識點
一、聲現象知識
聲音的發生、聲音的傳播、聲速、樂音的三個特征、減弱噪聲的途徑、可聽聲,超聲波特點等。
二、光現象知識
光源、光的三原色、不可見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和鏡面反射、平面鏡成像特點、平面鏡應用、光的折射等。
三、透鏡知識
凸透鏡、實像與虛像的區別、光路圖注意事項、顯微鏡等。
四、物態變化知識
溫度、攝氏溫度、體溫計、固體、液體、氣體、熔化、凝固、熔點和凝固點、晶體和非晶體、汽化、蒸發、沸騰、液化等。
五、電流和電路知識
電源、導體、絕緣體、電路組成、串聯、并聯等。
初中物理的力學怎么才能學好
學習物理要放開思路,多想多做,尤其力學部分內容。通過身邊的實例將物理中所學的抽象內容,轉化成形象的實際例子。
這樣有利于理解記憶,活學活用,切記不要硬背機械記憶。雖然初中物理很多內容以概念及簡單的現象為主,但如果不理解具體的內容,只是去單純的記憶,那么所掌握的物理緊緊只是“皮毛”,考試只能做作簡單的填空選擇題。
力學中相關的名詞可以發揮想象,盡量用語言總結出來。例如:“慣性”可以理解為物體運動中的習慣性動作,“動者恒動、靜者恒靜”,“壓強”可以理解為壓力的強度等等,這樣總結的東西便于理解記憶。做好同步練習,多做做拓展性習題。因為力學部分內容是重點。
初中物理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1、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系數等。
2、對比法
對于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3、比較法
對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關概念利用相比較學習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在聯系。例如“重力”與“壓力”、“壓力與壓強”、“功與功率”、“功率與效率”“虛像與實像”、“放大與變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