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其生理和心理方面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不僅不會再繼續聽從父母的管教,孩子處處喜歡跟父母對著干,做出許多讓父母無法約束的行為,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
青春期孩子的性格特點
1、性格孤僻。青少年產生情緒波動,是青春期的必經階段。對于青春期孩子,會因為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不信任感而向父母、老師及同學關閉心靈之窗。
2、自私自利。現實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見。如果是一個什么都不愿與他人分享,獨占意識很強的人,是很難與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
缺少同伴交往的孩子心理脆弱,容易產生孤僻、自卑、破壞行為、攻擊行為等心理問題,因此內心充滿了怨憤。長期處于這種不良的情緒中,將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后果不堪設想。
3、叛逆。青春期孩子總會出現一些叛逆的特征,比如開始跟家長頂嘴,不聽家長話,不喜歡被管束,跟家長反抗、對抗,對社會上很多問題表達不滿、抱怨、叛逆,外貌和行為作風上都有很大的變化。
每個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之后,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青春期,而這個時期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但家長要想給予他們一個恰當的教育,就必須要了解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征,然后再積極引導。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教養方法
1、自我意識和身份意識的強化。青春期是一個孩子自身認識逐漸清晰的時期,孩子逐漸開始了解自己、自我體驗和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探究。孩子開始關注自己的價值、意愿、理想,也會開始面對自己的優點、缺點、強項和弱項等,對于自己的身份意識逐漸強化。
2、情緒波動和心理不穩定。由于生理上的變化和心理上的壓力逐漸增大,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使其體驗到情緒的激烈波動和心理不穩定。孩子可能會經常把自己的情緒控制不穩定,情緒過度反應,急躁、孤獨等心理行為;也可能出現情緒壓抑、沉默寡言的行為。
3、批判與自我批判,不斷尋求認同。青春期時期開始認識和接受大眾文化,孩子個性更加強烈。孩子也會開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對社會普遍價值進行評判。同時,盡管孩子有自信,但由于身體和心理發展的不確定性,孩子在很多時候也會感到自我批判的壓力,因此孩子會不斷地尋求認同和安全感。
4、易沖動。青少年的情緒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遇到事情時不穩定,一言不合就容易發脾氣,吵架斗嘴最常見,打架也時有發生,不過這些都算不上違背原則性問題,可以淡化處理,如果特別強加斥責,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不僅生理上會發生一些變化,心理方面也會出現一些轉變,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與青春期孩子相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要想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家長就要了解此階段孩子的情緒特點,然后多多引導。
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特點
1、情緒波動大。青少年的情緒容易波動,他們可能一分鐘內既可以高興地笑,也可以痛哭流涕。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的身體和大腦正在發生變化,他們的內分泌系統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比較敏感,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激動或沮喪。
2、容易敏感。這時候的他們自尊心很強,旁人的議論和眼光他都會在意。這時候的敏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穿著和容貌敏感,以至于過分挑剔;假如自己長的不帥,不漂亮,就會自卑。
對異性的敏感,開始會對某個學習好或者長的好看的異性感興趣,他們常把這個誤認為“愛情”,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苦惱。
3、愛沉默。孩子進了青春期后,你會發現,原先跟你無話不說的孩子,開始躲著你,不愿意跟你說話,有時你叫他去陪你買菜,他都懶得搭理你。因為他覺得你們不理解他,不懂得他的痛苦,而他也不愿意表達出來,情愿悶著自己承受,再加上學習壓力,所以就喜歡沉默。
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其心理方面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從而出現一些不良情緒,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疏導,那孩子很容易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甚至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心理特點
1、獨立性增強。青春期孩子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獨立活動愿望很強烈,一方面想擺脫父母自己做主,另一方面必須依賴家庭,由于生活經驗缺乏,因此對自尊的理解不恰當,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看待,就會厭煩,覺得傷害自尊心,產生反抗心理、對立情緒。
2、自尊心增強。親子關系在青春期達到矛盾的最高點,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彼此之間不愿意退讓和服軟,家長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和威嚴,而孩子同樣會因為自尊心的強烈影響,變得不屈從。這在家長看來不容易理解,可是看看自己身邊的孩子們就會發現,這是青春期孩子都有的面貌。
3、情緒波動大。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波動,而且表現為兩極性,即有時心花怒放,陽光燦爛,滿臉春風,有時愁眉苦臉,陰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臉”來形容,父母在碰到這種情境時,千萬要冷靜,否則很容易發生沖突。
4、厭學心理。具有厭學心理的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對學習的情感上的疏離,及行為上的消極,令無數家長無所適從。每個家里有厭學心理的青少年的家長,都想幫助自己的孩子走出陰影,因為操之過急,或方法錯誤,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很多父母都非常清楚,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難管教的,而且一旦引導不當,不僅會加重他們的逆反心理,還會讓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變得越來越緊張。但家長要想及時應對青春期孩子出現的各種狀況,就必須先清楚這個階段的他們,會具備哪些心理特點。
青春期孩子的特點有哪些
1、自我意識強烈。簡單的來講,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世間無我這般人”。在叛逆的孩子看來,自己是最重要的,世界是以自己為中心轉動的。
他們往往我行我素,不喜歡聽別人的教導,而喜歡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為了顯示自己的獨一無二,不管是衣著還是言行,都會表現出強烈自我的風格。
2、挑戰權威。青春期的孩子相信,權威是不可信的,他們擁有非常強烈的表現自我的欲望。因此總是故意做一些家長不允許,學校明文規定不能做的事情,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強大的。
3、喜歡被當成大人看待。這是青春期孩子顯著的特征,在這個時期,他們尤其不喜歡父母說“崽崽你要聽話”、“作業做完了嗎”、“你還小,這種事情不用你操心”、“你不懂”之類的話。
孩子一旦進入了青春期,那就非常的難管教了。青春期的特征非常的多,性格偏激算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特征對孩子的危害比較大,家長一定要謹慎對待,避免孩子出現更嚴重的情況。
青春期孩子性格偏激怎么辦
1、不要輕易刺激孩子
性格偏激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很敏感,在孩子不順心和不如意的時候家長不要盲目的給孩子講道理,孩子不懂什么道理,家長講道理反而讓孩子覺得家長在指責孩子,所以家長不要在孩子不順心不高興的時候刺激孩子的心理。
2、適當的夸獎孩子
孩子說到底都是孩子,孩子很喜歡的也是很受用的是自己父母的夸獎,和其他孩子家長的夸獎,比如當自己父母和其他家長聊孩子的時候,其他的家長夸你家的孩子很好等,孩子會越表現出優異的行為,孩子的虛榮心是非常強烈的,性格偏激的孩子也少不了虛榮心。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必須要經歷的時期,這個時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將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些孩子變得情緒暴躁,打罵父母,有的孩子變得任性狂妄,聽不進勸告,面對這種現象,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平時多尊重孩子,減輕孩子的叛逆情緒。
青春期孩子動手打父母該怎么辦
1、當孩子出現叛逆或者動手的表現時,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與孩子對罵甚至大打出手,等他冷靜了,在心平氣和的跟他講道理。
2、叛逆期孩子和父母的想法必定有一些差異,但不要極力否定孩子的想法,要跟孩子一起心平氣和的商議解決雙方差異的方法,孩子也有判斷能力的。
3、家長可以讓孩子注意到和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談話要簡短明了,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今后該怎么做。
4、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見。不要父母覺得就是應該這樣做,就必須讓孩子這樣做。久而久之,孩子心里自然會產生逆反心理出現反抗。如果孩子提出異議,那么家長就要去探究原因,你為什么不要去做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