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聽到自家的孩子說過“我不想上學”。當孩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有的家長不以為然,隨便糊弄孩子倆句就繼續讓孩子上學去了;有的家長則大發雷霆,把孩子訓斥一頓。其實孩子說出不想上學這句話,背后是有原因的,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幫助孩子解決厭學情緒。那么,孩子厭學心理疏導基本方法有哪些?
孩子厭學心理疏導基本方法
1.與孩子溝通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聽了肯定特別生氣,但家長首要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降低自己的焦慮,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找出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看孩子有什么訴求和苦衷。
2.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
如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可調整作業難度,先讓孩子完成容易的習題,由此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逐漸調整作業難度,樹立學習的信心。
3.改善學習環境
為了改變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學習的理解,我們必須首先改善他們的環境。社會的鼓勵、家庭的關懷、老師的關注、同學的友善,都有利于營造重新學習和學習的氛圍,消除厭學兒童被遺棄和歧視的感覺。只有這樣,孩子們的學習感覺才能從厭惡轉變為恐懼,變成快樂和舒適,這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生活和學習。
4.樹立一個目標
比如上高中就是為了考大學,這個目標沒有問題,但是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目標過大,過空、過長,都不會對孩子產生太多激勵。只有樹立一個個的小目標,比如超過某個水平差不多的同學,不斷實現一個個的小目標,才能帶來成功感和成就感,才能不斷激勵向最好的大目標前行。
以上就是孩子厭學心理疏導基本方法。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家長一定要換位思考,理解孩子要面對的壓力比自己小時候大得多。這時候你再跟孩子溝通,講一些方法,孩子多多少少會聽,不會閉著耳朵。如果家長都不了解孩子,每天都是說教數落,孩子的耳朵是堵著的,杯子是滿的,你的教育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