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高中生涯進入尾聲的開始而不是結束。在高考之后還有很重要的三件事:查詢成績、填志愿學校和等待錄取結果,這三件事都非常重要。
高考什么時候出分數?
北京: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績。
廣東:放榜時間定在6月25日左右。
安徽:預計于6月24日公布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和考生成績。
山西:考生成績、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不含二C類)將于6月24日公布。
廣西:預計6月24日公布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江西:高考成績將于6月23日公布。
甘肅:6月23日公布高考成績和各批次、各科類控制分數線。
湖北:高考成績6月25日左右查詢。
湖南:將于6月25日左右公布高考錄取控制分數線和考生成績。
海南:高考成績預計于6月25日左右公布。
河南:將于6月25日高考放榜。
云南:計劃于6月23日左右擬定高考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提請省招生考試委員會審定后,及時向社會公布。
四川:預計6月23日公布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和考生成績。
山東:將于6月26日前公布成績。
吉林:將于6月末公布高考成績、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貴州:預計6月下旬公布成績。
高考出分數之后如何填報志愿?
1、熟悉政策。
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
2、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還可以參考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博客、論壇、家長圈,相互交流獲得專業知識。
3、準確定位。
定位是填報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
4、知己知彼。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
5、選志愿。
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愿應該已有方向了。
高考出分數之后如何選擇專業?
一、輕易不學醫。
很多人都在講“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雖然很夸張但是有一定根據。一般本科生學醫要5年時間,而且普通本科生不容易到市區級別的醫院工作,如果學生的情商低,出頭的日子會更難。而且本科5年之后還有3年的規培期,也就是學醫的學生8年之后才能正式參加工作,別人大學4年畢業后就能參加工作。
二、輕易不學藝術。
之所以和大家聊輕易不學藝術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教育改革,近些年有政策表示要提高藝考生的文化課成績,藝考將不再是“易考”;第二個原因是藝考生的學生選擇專業比較單一,即使以后進行專升本,轉專業都是不能跨過藝術大類的。所以說輕易不要學藝術,除非真的有天賦。
三、不要撿漏上“生化環材”四大類專業。
雖然近些年很多人都在追捧撿漏上好大學,說實話撿漏也得看類型。雖然說比較建議學生撿漏某好大學的冷門專業,但是這個冷門專業不能真的沒有出路,或者出路非常窄。就拿“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專業來講,他們確實也能出頭,但是研究生學歷以及出國深造的經歷,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獲得的。
四、選科當中盡量有物理。
高考改革之后,如果學生選科的時候不排斥物理的話,還是很建議選擇物理的。因為選擇物理科目,在之后的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不會受到太大的限制,幾乎所有的工科類專業都能學。
五、選擇管理類專業要慎重。
俗話說“十個管理九個坑”,因為管理類專業比較看學生的學校,也就是所謂的名校效應。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最起碼也得是本科學歷起步,之后考慮研究生,博士生,甚至是出國深造。但是現階段專科層次的管理類專業確實是“坑”,當然他們想要升本的話,才很建議學管理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