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性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父母和老師都會格外傷腦筋,但家長也應當了解,貪玩是孩子們的成長天性,只有選對正確的教育方式,孩子才能夠愛上學習。那么,孩子太貪玩怎么能讓他收收心?
孩子太貪玩怎么能讓他收收心
1、確立正確的育兒觀念
教育孩子并非易事,父母應當保持冷靜,千萬不要著急,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父母急迫的態度無法解決孩子貪玩的問題,因此父母要保持理智,切記隨意打罵孩子。
父母的懲罰無法幫助孩子收獲行為的根本性變化,父母要想讓孩子改變不愿學習貪玩好動的習慣不妨發掘孩子的優點與長處,給予孩子真誠的贊美,通過正面引導幫助孩子改變不良行為習慣。
2、為孩子營造輕松的氛圍
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不少家長習慣以強勢的態度逼迫孩子學習,然而在父母強勢逼迫下的學習往往屬于被動學習,孩子當然不會用心。
其實父母不妨嘗試為孩子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中培養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當然父母要切記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可給予孩子過多的心理負擔。
3、注重言傳身教,避免誤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擁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要想讓孩子愛上學習,不再貪玩就必須勤于讀書,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果父母整日沉迷于玩耍,那么孩子也很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當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要重視對孩子的正確引導,避免因為講話不慎而為孩子指引錯誤的方向。
孩子貪玩抗拒學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家庭教育的錯誤方式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長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對于成績要求的十分嚴格,本著成績至上的原則,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就會存在偏頗。
這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上的沖擊,他們認為爸爸媽媽在乎的并非是自己,而是那個所謂的成績,另外,成績就像是一種籌碼,只有自己學習好時,才會享受更好的待遇和物質生活。
所以久而久之,家長注重成績,而孩子缺少情感上的呵護和關愛,就會導致孩子缺乏學習動力,也無法體會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慢慢的就會造成厭學情緒。
2、無法感受學習的快樂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比如說現在不少很小的孩子,初次玩手機游戲就會得心應手,所以孩子并非是學習能力不強,而是沒有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樂趣。
3、對學習目的的定位有失偏頗
如今網絡信息發達,我們通過電腦、手機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而孩子也不例外,他們也能夠看到網上的各種信息,所以久而久之,因為復雜的信息來源,就會導致孩子對于學習目的的定位有失偏頗。
每個孩子貪玩的心理不同,但好在我們每天都在強調要和孩子建立溝通的橋梁,只有我們知道孩子貪玩的心理之謎,才能對癥下藥,但是歸根結底,也離不開我們的言傳身教,作為榜樣的力量,我們應該首先做好自己,再去要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