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一個學生生活中的敏感話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早戀可以說是青春期孩子的一種正常行為,也是很多孩子長大后關于“躲不開”的話題,對于很多家長來說,說到孩子可能早戀,家長們幾乎是一致的回應:著急,生氣,著急,既擔心又不知所措。家庭教育專家李美根曾經說過,當你的孩子過早地迷戀某人時,你不要驚慌,不要擔心。相反,你應該用傳統的方式給你的孩子寫一封溫柔可愛的信。面對孩子早戀,很多家長擔心影響成績,會任意阻攔、然后這樣做是不是?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初中生早戀?
初中孩子早戀怎么教育
1.正確認識初中生早戀
首先,對于青春期的孩子,隨著性生理發育的逐漸成熟,向異性轉移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絕大多數單戀并沒有表現出來,發現彼此之間有共同的愛好、話題、相互吸引,很容易靠近。其次,有家庭問題的孩子特別容易愛上別人,并深深陷入其中。比如在單親家庭,或者父母貧窮、壓力大,或者對孩子要求嚴格,孩子從小就缺乏愛和存在感,所以愛讓他們找到溫暖,“情人”是他們的情感支撐和精神支柱。第三,同齡人的比較和好奇也是早戀的原因之一。青少年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對自我認同的特殊需求,被看到的需求,以及對同伴尊重和認可的需求。當看到身邊的同學和同伴有所謂的“情人”之時,開始神秘交往時,他(她)就會產生比較和好奇的心,也想嘗試,讓自己更有面子。
2.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家長首先要正視事實,不著急,不慌張,理解、冷靜地分析孩子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要積極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分析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早戀,根據原因采取措施,如果只是對方的好感,吸引,在正常范圍內,注意指導可以;如果是家庭關系導致尋求情感支持,那么專注于自我反省和家庭關系的調整。家長不要簡單粗暴,注重尊重和引導,要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講究方式。
家長態度要豁達,不要企圖阻攔和壓制,讓孩子也知道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如何對待這種善意,需要家長積極引導,多與孩子積極溝通,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一個相互了解、學習的好機會;如果孩子們彼此喜歡,最重要的是對彼此負責,不要做任何傷害彼此的事情。我們可以互相鼓勵,共同進步,這樣我們才能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3.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防止早戀的發生
家庭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溫暖,良好的家庭關系是一切良好溝通和教育的前提,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更愿意向父母求助。在青春期,父母應該經常與孩子交流朋友的事,不是說教,而是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用例子、講故事幫助孩子分析朋友的重要性和如何選擇朋友,包括異性朋友的態度,強調異性交往的原則,教孩子如何禮貌地拒絕追求。家長要多關注青春期的孩子,及時從細節中發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變化,在溝通中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及時引導,必要時尋求老師和專業顧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