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無價的,而自我價值感形成的關鍵時期是青春期。來自早期環境的積極評價、鼓勵和愛,可以讓孩子建立高度的自我價值感,那么,如何提升孩子的價值感呢?
1、心理原因
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育逐漸成熟,自我意識更強,凡事都想自己做主,對父母的勸告和說教有自己的看法。
2、原生家庭的影響
小時候受嚴格父親控制,父母現在可能遲遲沒有意識到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反映了他們過去的創傷。即使孩子做得好,也要發揮嚴格的父親形象,不輕言表揚孩子。
3、不適當的溝通
面對回避或拒絕與他們交流的孩子,父母會感到困惑、委屈或焦慮。我想,我只想把心交給孩子,和孩子溝通,是了解孩子的安全,也是表達關心,或者是提供建議、指導,希望能幫助孩子走得更順利,更好,但是,為什么孩子不欣賞呢?
眾所周知,以說教、勸告、說服、推理等方式進行日常互動,不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只會造成越想溝通,越無法溝通。
1、原則上示弱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競爭激烈,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取決于我們對孩子的態度,取決于父母能否站對位置,在孩子面前是當強者,還是適當做弱者。
2、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
家長要以伯樂,圍繞孩子的優勢,不斷發現優勢,確認優勢,培養優勢,挖掘優勢,表揚優勢,展示優勢。如果你怕孩子失敗,就經常關注孩子的缺點,把缺點當回事,經常批評孩子,指責孩子,否定孩子,提醒孩子,懲罰孩子。
3、保護好奇心,不要扼殺創造力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為孩子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將他們的好奇心引入大自然,每天觀察世界的變化;帶孩子走進知識的世界,講故事,做實驗,逛書店,買書,用書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要正確對待孩子沒有價值感的問題。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不能忽視問題或敷衍。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做的是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滿足,只有滿足了一個人的正當需要,才會有幸福。如何提升孩子的價值感,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應該少些壓迫,多些鼓勵。這樣,孩子才能在鼓勵和肯定中發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