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命運基本上與他的性格密切相關,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好的性格帶來好運。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環境和教育獲得的,那么,怎樣從小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呢?
1、社會環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社會環境的影響,“向好人學習,向壞人學習”。一般來說,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總能讓大部分孩子成長為對社會有益的好人,不良的社會氛圍和環境總是讓孩子誤入歧途,成為壞人。社會環境對兒童性格形成和成長的影響不容忽視。
2、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形成也起著重要作用,父母要從小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的性格特點,采取正確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性格,健康成長。
3、父母的教養
在各種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的方式對孩子的行為影響最大,而其他許多因素通過家庭教育的方式對孩子產生影響。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與孩子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
孩子的性格與家庭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由于父母的知識、文化修養、思想素質、性格特點和教育(傳統教育)的不同,對孩子的教育必然不同。
1、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影響,不言而喻。如果孩子在吵架的父母身邊長大,這樣的家庭環境會從小就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孩子在與人交往時非常害怕被拒絕。長期下來會形成消極孤僻、自卑內向的性格。
2、家長要給孩子安全感
心理學家對兒童心理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的安全心理最早形成并不是在懷孕期間出生的,這也是重視胎教的原因之一。嬰兒有生理需求需要關注,即滿足他們的安全感
3、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
讓孩子明白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付出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并讓他成為一種習慣。在孩子的生活中培養負責任的行為。媽媽群里有個寶,就是讓孩子的教育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就能換來優秀的好成績。
同樣在生活中,也讓孩子知道只有付出才有回報,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養成堅強獨立、積極努力的良好品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從小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家長要教育孩子有責任心、有擔當,逐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健康陽光的性格。愿我們的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