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不會拒絕的孩子,他們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他們在做好事,卻被別人一再要求不能說不,那么,怎么教孩子學會拒絕別人呢?
1.不自信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總覺得自己需要做出犧牲去滿足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喜愛。從道理上講,他們不自信,從心底里給自己放了一個檔次,慢慢的也不會相信自己。
2、性格唯唯諾諾
孩子遇到事情,首先總要想到當老好人,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包容他人。即便是在自己的利益面前,也根本不堅強,也不敢真正面對問題,勇于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也是害怕,不果斷。
3、自卑,渴望被關注
其實生活中那些總是討好別人的人,不是很成功,缺乏經驗,人脈,渴望被關注和自卑心,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才會做點什么討好其他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并不會隨著他的諂媚而緩解,反而更加淋漓盡致地體現出自卑心理。
1、使用肢體語言
父母可以從教他們的寶寶如何用肢體語言說不開始。比如在幼兒園,孩子過來搶你的玩具,或者有人侵犯他,這時候寶寶可以做出交叉雙手的姿勢來表達不滿,或者揮手表示不爽。
2、推遲婉拒
如果您目前不知道如何響應某人的請求,則可以適當延遲響應。例如,如果有人想向你借東西,你可以說,“我會考慮一下”或“讓我考慮一下,好嗎?”這對大一點的孩子最有效,他們會在你的推遲中讀到拒絕。
3、簡單語言拒絕
孩子的語言認知能力有限,通常面對別人的無理要求,不知道如何處理,只有在別人拿走自己的東西后,才覺得委屈和難過,家長要正確地向孩子示范,教會孩子拒絕別人,比如:“這是我的!你不能接受!”
爸爸媽媽一定要從現在開始,懂得怎么教孩子學會拒絕別人,讓孩子知道要跟隨自己的心,不必討好別人,滿足別人的一些要求,大膽拒絕,沒人敢怪你不理智。